Discuz! Board

 

 

搜索
查看: 266|回复: 11
go

M 研究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7 09: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行业刊物《油世界》称,2024/25年度(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全球豆粕出口量估计为8100万吨,同比提高11%,部分取代了葵花籽粕和菜籽粕的需求。豆粕出口增长是受到全球大豆压榨强劲增长的推动。

Rank: 9Rank: 9Rank: 9

沙发
发表于 2024-12-27 09:59 |只看该作者
07月24日 15:21
《油世界》的分析师将2024/25年度全球豆粕产量的预测上调170万吨,至创纪录高的2.69亿吨。这比上一年度高出1080万吨。专家们预计,产量在过去两年增长了9%。大豆加工量增加的同时,油菜籽和葵花籽加工减少。因此,尽管2024/25年度豆粕产量增加,其他七种油籽粕的产量则将至少每年下降140万吨。早些时候有预测称,由于大豆收成的增加,欧盟国家将在2024/25年度增加豆粕产量,但仍将是该产品的净进口国。在2023/24年度,欧盟豆粕进口量为5年来最低,比上一年度减少了近100万吨。

Rank: 9Rank: 9Rank: 9

板凳
发表于 2024-12-27 10:00 |只看该作者
[color=rgba(0, 0, 0, 0.9)]https://finance.sina.com.cn/7x24/2024-07-24/doc-incffmwa7186181.shtml
豆粕:全球大豆供应宽松,豆粕或持续低位震荡[color=rgba(0, 0, 0, 0.9)][color=var(--weui-LINK)][url=]正信期货[/url] [color=var(--weui-FG-2)]2024年10月18日 17:14 [color=var(--weui-FG-2)]
湖北


[color=rgba(0, 0, 0, 0.9)]

以下文章来源于正信期货研究院 ,作者正信产业研究院

[color=var(--weui-LINK)]
正信期货研究院.

正信期货关于产研信息专业的发声地。专注为产业客户提供新鲜及时、深度专业的资讯及策略建议




[color=rgba(0, 0, 0, 0.9)]

作者:正信期货 农产品小组


摘要

10月USDA报告对美豆丰产再次确认,同时维持全球大豆供应保持充足预期,全球豆系价格整体承压。不过季节性来看,四季度美豆出口销售仍有提升预期,巴西大豆播种缓慢,但目前天气较转好对大豆播种及生长均存在利好,而国内四季度豆粕下游需求有提升预期,且将面临持续去库过程。总体来看,豆粕内外盘并未形成共振,豆粕价格难以形成单边行情,或将持续处于低位震荡。


美豆及全球大豆供应预期充足


10月USDA报告再次确认美豆丰产的事实。虽然美豆单产被下调0.1蒲/英亩,但53.1蒲/英亩的单产仍处近20年同期最高;与此同时,美豆种植面积保持在8710万英亩,处于近20年第5位,从而产量录得45.82亿蒲,为近20年第二高位,仅次于2018年的46.90亿蒲。本次美豆单产下调的主要原因在于,9月以来美豆产区天气持续干燥,从产区干旱面积来看,8月30日仍仅有12%的区域受到干旱影响,处于往年同期偏低;但至9月27日干旱面积便上升至30%,处于往年同期高位。由此带来美豆优良率出现小幅下调,从8月末的68%下调至9月末的64%。不过64%的优良率仍处于往年同期偏高位置,从而本次单产仅仅是小幅下调。另外当前美豆已经处于收割期,产量基本形成,而USDA对美豆单产调整相对充分,未来继续调整幅度或有限,即本年度美豆丰产基本确认。


USDA报告继续保持南美大豆丰产预期。其中巴西大豆产量保持1.69亿吨,为历史最高;阿根廷大豆产量保持5100万吨,为正常年份相对较高水平。对于巴西大豆产量,市场曾有过下调预期,原因在于今年6月到9月巴西大豆产区降雨稀少,导致大豆播种时间窗口后移,不过播种时间窗口后移并不一定能改变巴西大豆产量预估,毕竟目前巴西雨季已经来临,预计之后巴西大豆生长状况将保持良好。


USDA报告小幅下调全球大豆产量预估,但仍为历史同期最高。下调原因主要美豆产量减少,其他大豆主产国产量基本均未变动。伴随着其他供应与需求项存在小幅调整,全球大豆期末库存小幅上调至1.3465亿吨,库消比录得33.44%,为近20年同期最高水平。







国内外季节性因素多空并存


美豆及全球大豆丰产基本确定美豆及国内豆粕价格持续处于低位的格局,而季节性的供需变化将影响价格变化的节奏。


供应端来看,目前最大的影响因素是美豆收获及出口节奏和巴西大豆播种进度。10月以来,美豆产区降雨稀少,大豆收割不断加速,截至10月15日大豆收割率录得67%,处于近10年同期最快水平。大豆收割偏快加速美豆上市供应,美豆出口销售及出口检验均处于较快水平。而根据中国进口大豆买船统计,因暂无压榨利润国内对11月和12月的大豆采购稀少,未来美豆出口销售仍有增长空间。另外受前期干旱影响,巴西大豆播种进度偏慢,尤其是最大主产州—马托格罗索州,往年正常播种时间在9月中旬,今年往后推迟一周至中下旬才开始播种。而整体速度来看,截至10月13日巴西大豆播种率9.1%,远低于前三年均值的21.4%。供应端的节奏在一定程度上对美豆价格存在支撑。


国内端来看,进口大豆供应仍处于较高水平,不过在四季度有到港减少预期。原因在于受油厂大豆持续胀库影响,三季度国内大豆采购量减少,预计四季度国内大豆将面临不断去库过程。而从豆粕下游养殖端来看,2023年6月至2024年4月能繁母猪存栏处于持续去化过程,不过受生产效率的提升,生猪存栏预计降幅有限,且随着四季度腌腊、灌肠等对肥猪的需求提升,目前生猪标肥价差持续缩窄,预计四季度二育压栏现象明显。综合来看,四季度下游养殖对饲料需求预计环比提升,或将加速豆粕去库过程。








内外盘未形成共振,豆粕价格将处于低位震荡


全球大豆供应预期充足,但阶段性国内外均有支撑,豆粕内外盘并未形成共振,豆粕价格难以形成单边行情,或将持续处于低位震荡。四季度我们仍需关注美豆出口销售进度,在压榨利润偏低下国内买船能否对美豆形成支撑;而随着巴西大豆播种推进,四季度巴西大豆产区天气将成为关注重点。目前巴西雨季来临,整体降雨充沛,而更长期的气候则需关注拉尼娜的发展进程。10月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PC)继续预估9月-11月拉尼娜发生概率为60%,而在拉尼娜气候背景下,巴西南部和阿根廷均有遭遇干旱的可能。


Rank: 9Rank: 9Rank: 9

地板
发表于 2024-12-27 10:01 |只看该作者
2024/25年度全球豆粕产量将达创纪录的2.69亿吨
https://www.100ppi.com  2024年07月26日 11:23  生意社
生意社07月26日讯
德国汉堡的行业刊物《油世界》预计2024/25年度全球豆粕产量达到创纪录的2.69亿吨,较早先预估值高出170万吨,比上年高出1080万吨或4.2%。和两年前相比,今年产量将增长9个百分点。

  (文章来源:生意社)

Rank: 9Rank: 9Rank: 9

5#
发表于 2024-12-27 10:03 |只看该作者
粕类:全球供应宽松格局延续 豆粕终端随采随用
新浪财经2024-12-06 14:09





[p=30, null, left]来源:广发期货 作者:广发期货


[p=30, null, left]研报正文


[p=30, null, left]【现货市场】


[p=30, null, left]昨日沿海主流区域油厂报价下跌,其中天津2910跌30元/吨,山东2830跌20元/吨,江苏2820元/吨跌20元/吨,广东2840跌20元。


[p=30, null, left]全国主要油厂豆粕成交18.48万吨,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15万吨,其中现货成交10.63万吨,远月基差成交7.85万吨。开机方面,今日全国动态全样本油厂开机率上升至49.70%。


[p=30, null, left]【基本面消息】


[p=30, null, left]南美大豆产区近期的降雨继续支持作物生长。巴西大豆种植近乎完成,预测机构在过去一周纷纷上调了他们对巴西收成的预测。


[p=30, null, left]Price Futures Group副总裁Jack Scoville称:“人们正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南美天气上,他们发现情况很好,所以市场越来越难反弹。”


[p=30, null, left]交易商称,全球出口需求也正从美国转向巴西大豆,最近几日巴西大豆价格已经下跌。与此同时,由于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市场对未来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需求担忧令市场承压,特别是新作合约。


[p=30, null, left]美国农业部将于周四1330GMT(北京时间周四21:30)发布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报告出炉前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分析师平均预期,截至11月28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销售料净增110-257.5万吨。其中2024-25年度料净增110-250万吨,2025-26年度料净增0-7.5万吨。


[p=30, null, left]【行情展望】


[p=30, null, left]巴西种植顺利推进,丰产预期较强,美豆上方受压制。但需求相对较好,出口销售持续好转,也一定程度支撑价格。美豆目前已跌至成本线以下15%,继续下跌相对受限。国内近期通关问题整体影响有限,下游维持随采随用,库存充裕,整体缺乏提振。


[p=30, null, left]继续关注宏观方面及海关政策影响,中期焦点在美豆销售、单产调整、及巴西新作种植表现上,策略上空间不大,反套及油粕比多头操作为主。


[p=30, null, left]免责声明: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被广发期货有限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广发期货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投资者据此投资,风险自担。本报告的最终所有权归报告的来源机构所有,客户在接收到本报告后,应遵循报告来源机构对报告的版权规定,不得刊载或转发。


[p=30, null, left](转自:曲合期货)




Rank: 9Rank: 9Rank: 9

6#
发表于 2024-12-27 10:04 |只看该作者
美国豆粕出口销售激增:全球农业供应链的新动向
2024-08-16 05:53 发布于:北京市


美国豆粕出口销售激增:全球农业供应链的新动向 概览

近期,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最新一周豆粕出口销售报告显示,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对美国豆粕的需求显著增长,这不仅反映了全球农产品市场的活跃,也预示着全球农业供应链正在经历一系列复杂且动态的变化。

全球需求概况

  • 菲律宾:本年度净销售46.9千吨,体现了菲律宾作为全球重要的饲料消费国对高质量豆粕的持续需求。
  • 洪都拉斯:本年度净销售15.0千吨,显示出中美洲国家对豆粕的稳定需求。
  • 越南:本年度净销售13.2千吨,下年度净销售1.0千吨,显示了越南在饲料加工和养殖业领域的增长潜力。
  • 哥伦比亚:本年度净销售11.2千吨,下年度净销售99.0千吨,表明哥伦比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正在扩张。
  • 加拿大:本年度净销售10.2千吨,下年度净销售29.9千吨,出口22.5千吨,加拿大作为豆粕生产大国,其出口量的增加反映了全球对高蛋白饲料原料的需求上升。
  • 墨西哥:本年度净销售9.2千吨,下年度净销售1.8千吨,出口26.5千吨,凸显了墨西哥在豆粕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平衡。
  • 爱尔兰:本年度净销售5.1千吨,出口5.1千吨,展示了欧洲国家在豆粕贸易中的角色。
  • 萨尔瓦多、牙买加、尼加拉瓜、多米尼加、斯里兰卡、日本、比利时、危地马拉、厄瓜多尔、印度尼西亚、科威特、巴林、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汇总,进一步证明了全球范围内对美国豆粕的强大需求。
分析与影响

美国豆粕出口销售的增长,对全球农产品市场产生了多重影响。首先,它强化了美国作为全球豆粕生产和出口中心的地位,为美国农业经济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次,对于依赖进口豆粕的国家而言,这一趋势可能带来价格波动风险,尤其是对于那些依赖单一来源供应的国家,需要考虑供应链的多样性和风险管理。最后,这也反映了全球农业产业链的紧密联系,以及对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共同需求。

投资建议与风险考量

对于投资者而言,美国豆粕出口销售的强劲表现提供了潜在的投资机会,特别是在关注农业板块的基金或个人投资者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农业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包括天气变化、国际贸易政策调整、汇率波动等,因此,在投资决策时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采取稳健的风险管理策略。

结语

美国豆粕出口销售的激增,不仅是全球农产品贸易的一个缩影,也是全球农业供应链韧性与活力的体现。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各国和地区的农业政策制定者、生产商、贸易商以及投资者都需要保持高度敏感,灵活应对市场动态,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与高效运行。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具体投资决策需结合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及市场最新动态进行判断。

Rank: 9Rank: 9Rank: 9

7#
发表于 2024-12-27 10:05 |只看该作者
全球豆类期价弱势依旧
新浪财经2024-12-18 08:25





[p=30, null, left]来源:饲料行业信息网


[p=30, null, left]  供应压力持续释放


[p=30, null, left]  考虑到美豆收获即将结束,而巴西大豆要到明年初才会开始收获,南美大豆有效供应阶段性下降,市场需求季节性转向美豆,市场关注美豆出口节奏对价格的支撑。此外中美贸易关系前景不乐观,继续压制市场情绪,美豆期价仍运行在1000美分/蒲式耳关口下方。


[p=30, null, left]  美豆期价全年震荡下行


[p=30, null, left]  2024年,CBOT大豆的年内高点出现在1月初的1290美分/蒲式耳。随着南美大豆收割的不断深入,南美大豆丰产预期逐渐兑现,南北美大豆出口竞争形势日趋激烈,美豆出口仍将持续受到南美大豆上市的冲击。美豆期价承接了2023年年末的高位回落趋势,年初便是2024年全年的高点。


[p=30, null, left]  3—5月下旬,CBOT大豆期价震荡反弹,随着美农种植面积意向报告发布日期逐渐临近,市场开始关注美豆春播前景。随着市场对天气变化关注程度的提高,美豆期价呈现明显的天气市波动特征。与此同时,巴西洪灾影响持续发酵,CBOT大豆期价从1140美分/蒲式耳反弹至1250美分/蒲式耳。


[p=30, null, left]  5月末—8月中旬,美豆生长状况良好,提升了市场对今年美豆的产量预期。随着美国中西部作物巡查结果进一步印证了美国大豆丰产的预期,美豆期价持续承压。美国和南美的大豆供应预期持续创出历史新高,秋季收获前美国农户加快抛售陈豆库存,对美豆期价再度构成压力。CBOT大豆期价迎来流畅的下跌行情,并在8月中旬创下955美分/蒲式耳的年内低点。


[p=30, null, left]  8月下旬—9月下旬,随着美豆进入收割期,市场对天气题材的关注视角逐渐完成南北美市场的切换。巴西大豆产区的天气题材持续发酵,为美豆期价累积天气风险升水。CBOT大豆期价止跌反弹至1066美分/蒲式耳。


[p=30, null, left]  10月初—12月末,美豆收割加速进行,创纪录丰产预期兑现。南美大豆产区旱情缓解,播种提速,作物生长期的天气形势受到关注。但是拉尼娜现象发生时间延后以及强度不断调降,令市场对天气题材的关注度有所下降。在南美大豆出口能力逐渐降低之后,美豆的出口节奏备受市场关注。尤其是在美国大选以及新政府贸易政策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买家防御性采购导致美豆出口装运被迫前置,市场情绪持续转弱,CBOT大豆期价再度下行,跌破1000美分/蒲式耳关口持续承压,虽然并未再创新低,却将弱势格局延续至年末。


[p=30, null, left]  DCE豆粕期价弹性高于美豆


[p=30, null, left]  2024年,DCE豆粕主要受到CBOT大豆期价的影响,1—2月下旬,在国内供应预期转向宽松的背景下,豆类价格持续承压。油厂豆粕库存压力依然较大,部分地区油厂催提货甚至胀库情况依旧明显。下游采购情绪不高,多数维持基本库存为主,DCE豆粕期价一路下行。


[p=30, null, left]  3—5月下旬,受降产能、限制开工、控制提货量等因素影响,部分油厂出现缺豆停机情况,整体开工率下降。随着贸易商整体心态发生转变,豆粕基差明显走强,下游饲料企业在物理库存天数历史同期低位的背景下,被动补库情况有所增加,部分饲料企业配方中提高豆粕添加比例,供需结构由此前宽松转向偏紧,豆粕价格获得较强支撑,DCE豆粕期价止跌反弹,创出年内高点——5月末的3659元/吨。


[p=30, null, left]  6—8月中旬,国内市场供应持续宽松。上游油厂胀库依然较为突出,贸易商卖货积极性较高,下游需求又整体表现较差,除受到催提影响之外,多数买货积极性并不高。油厂豆粕库存创下近7年来新高。油厂豆粕库存消化乏力,供强需弱格局显现,DCE豆粕期价8月下旬创下阶段性低点2908元/吨。


[p=30, null, left]  9—11月初,DCE豆粕期价在2930~3150元/吨区间震荡,进口大豆到港压力逐渐减轻,国内大豆库存进入去化通道。油厂开工率逐渐攀升,以按需生产为主。油厂豆粕库存高位去化,下游提货节奏保持高位,远期基差采购较为积极。受到菜粕政策面的不确定性影响,部分饲企做好修改饲料配方、降低菜粕添比的心理预期,饲料企业豆粕物理库存天数明显上升。豆类库存开始自产业链上游逐渐向下游进行转移,DCE豆粕期价获得支撑,表现强于CBOT大豆。


[p=30, null, left]  11月中旬—年末,随着进口大豆到港超预期,南美大豆丰产预期不断增强,DCE豆粕期价一改前期强势再度破位下行,并在12月创出年内新低2608元/吨,弱势格局延续至年末。


[p=30, null, left]  全球大豆产量大幅增长


[p=30, null, left]  从美国农业部的预估报告来看,全球油料2024/2025年度产量预计为6.8337亿吨,同比增长4.7%。从不同品种的产量变化来看,大豆、花生、棉籽的增产是主要的贡献量,虽然油菜籽和葵花籽的产量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但相比大豆庞大的增产规模,难以撼动全球油料增产的大趋势。


[p=30, null, left]  具体来看,大豆2024/2025年度产量预计为4.25亿吨,同比增长7.8%;花生2024/2025年度产量预计为5037万吨,同比增长1.7%;棉籽2024/2025年度产量预计为4210万吨,同比增长1.9%;棕榈仁2024/2025年度产量预计为2085万吨,同比增长3.5%;油菜籽2024/2025年度产量下降至8724万吨,同比下降2.9%;葵花籽2024/2025年度产量预计为5044万吨,同比下降10%。如果全球油料产量如期大幅增长,那么全球油料2024/2025年度的年末库存将迎来进一步修复,预计2024/2025年度全球油料库存将恢复至1.4767亿吨,同比增长12.2%,超过2018/2019年度的峰值1.3382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如果美国农业部的预估实现,全球大豆2024/2025年度的库存消费比将进一步回升至22.56%。因此,决定全球油料库存能否持续修复的关键因素就在大豆品种能否如期实现增产上。


[p=30, null, left]  大豆市场主要关注的是南北美大豆产量的变化。


[p=30, null, left]  美国大豆产量方面,美国农业部预计2024/2025年度美国大豆产量为1.214亿吨,同比增长7.2%,虽然美豆总供给增幅显著,但需求同样上调。2024/2025年度美豆出口攀升至4966万吨,同比增长7.7%,同时美国国内大豆压榨消费旺盛,2024/2025年度美国大豆压榨有望攀升至6558.9万吨,同比增长5.4%。整体来看,受到期初库存攀升和产量大幅增长的双重影响,虽然出口和压榨量保持增长,却难以改变库存攀升的格局,从而导致美豆2024/2025年度期末库存进一步攀升至1279万吨,库存消费比小幅攀升至10.81%,连续4年出现回升。因此,我们看到美豆产量上调对全球大豆产量的增长带来贡献,同时期末库存的回升也对全球大豆库存的修复作出贡献。


[p=30, null, left]  从南美市场来看,美国农业部预计2024/2025年度巴西大豆产量为1.69亿吨,同比大幅增长10.5%,叠加年度结转期初库存攀升至4730万吨,同比大幅增长3.3%,从而导致整体总供给量攀升至1.9711亿吨,同比增长3.4%;出口量上调至1.055亿吨,同比增长1.2%;压榨量小幅下降至5400万吨,同比下降1.3%,但饲用消费增长至410万吨,同比增加6.5%。由于出口和饲用消费的增幅难以消化庞大的产量增幅,最终巴西大豆2024/2025年度期末库存攀升至3351万吨,同比增长19.8%,库存消费比也将从2023/24年度的17.18%回升至20.48%。正是由于对巴西大豆产量的乐观预估,充盈了全球大豆的供给,因此,巴西大豆产量的变化将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也将成为影响全球大豆库存修复节奏的重要变量。


[p=30, null, left]  此外,从南美另一大豆主产国阿根廷市场来看,美国农业部预计2024/2025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为5100万吨,同比增长5.8%;期初库存预计为1690万吨,同比增加3.2%;出口量450万吨,同比下降12%,压榨量增长至4000万吨,同比增长9.4%;饲用消费增长至760万吨,同比增长4.8%。在期初库存修复和产量延续增产的背景下,虽然压榨和饲用消费也出现增长,却难以抵挡供应增量压力,最终期末库存进一步攀升至2898万吨,同比增长20.3%;库存消费比攀升至55.62%,再创历史新高。在阿根廷大豆产量预期迎来恢复性增产的背景下,阿根廷大豆的库存也持续大幅增长,因此阿根廷大豆产量同样是助推全球大豆库存恢复进程的重要变量。


[p=30, null, left]  中国采购节奏影响较大


[p=30, null, left]  12月以来,随着进口大豆到港量的增加,国内市场供应有所改善,令港口大豆库存持续累积。截至12月13日,进口大豆港口库存仍徘徊在770万吨的高位区域。从季节性来看,仅次于2020年同期,为历史第二高水平。从采购进度看,明年2—6月船期采购明显快于往年同期。从巴西大豆贴水下跌的持续性来看,除去2023年12月下旬开始、止于2024年1月下旬的两个多月跌势,之前数年跌势持续时间多集中于4—6月,当然来自中国市场强劲需求,则是2024年2月开始巴西大豆贴水触底反弹的重要支撑。因而不难看出,南美大豆包括巴西大豆的庞大产量尤其是续航供应能力,是影响我国进口大豆供需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中美贸易关系前景不确定的背景下。


[p=30, null, left]  而事实上中国在2025年1月之前的采购节奏,对巴西大豆出口价格的影响也极其关键,也影响着此轮巴西大豆贴水的下跌持续时间。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进口大豆供应有保障,即便中美贸易关系前景恶化,不仅有国家临储库存可以释放,同时巴西大豆丰产预期渐强,国内市场阶段性供应缺口或难再现。


[p=30, null, left]  从国内大豆平衡表的预估来看,2024/2025年度国内大豆产量为2054万吨,同比下降1.4%;期初结转库存预估为2624万吨,同比增加3.9%;进口大豆数量预估为9700万吨,同比下降2.4%。由于期初库存同比增长,因此整体供应能力依然保持稳定。国内压榨量预估为9500万吨,同比增长0.52%;食用消费量预估1550万吨,同比持平,2024/2025年度期末库存预计为2671万吨,同比增加主要来自期初库存的上调。虽然消费能力稳中偏强,但由于供应能力的提升,最终库存消费比从2023/2024年度的22.46%小幅回升至22.82%,国内大豆供应连续3年趋于宽松。


[p=30, null, left]  豆粕基差强势一去不返


[p=30, null, left]  2024年,豆粕基差未能再续前两年持续飙升行情,基差引领的现货价格辉煌行情一去不复返。近几年贸易商受伤,怕接在高位,饲料企业不敢多备货,怕造成亏损,普遍是被动的补充安全库存。今年下半年随着豆粕期价持续下行,油厂的负基差还是吸引了不少饲料厂对远期基差的采购,一度出现远期基差成交放量的情况。但随着内外盘和期现货价格的同步下行,下游采购心态再度谨慎。


[p=30, null, left]  4—8月,油厂豆粕库存自年内低位不足30万吨开始回升,最高升至8月中旬的144万吨,不仅到达年内高点,更是超出往年同期。9月以后,在油厂开工率下滑和市场备货需求升温的双重推动下,油厂豆粕库存迎来高位去化,并将去化趋势延续至年末,目前油厂豆粕库存已经回落至73万吨。2025年豆粕库存是否会止降回升,主要体现在备货需求的节奏上。从需求来看,由于2025年春节较早,年前的终端备货周期较短,时间较往年有所提前。12月市场需求仍对价格有支撑,供应增量压力也将快速释放,整体呈现供需两旺的格局,短期油厂豆粕库存难有大幅累积。


[p=30, null, left]  2025年1月,豆粕自上而下的传导是否顺畅主要取决于饲料企业和养殖端的备货心态和备货节奏,但整体来看,由于今年养殖行业产能持续修复,能繁母猪存栏量逐渐回升,养殖利润持续向好,终端需求或将保持稳中有增,关注油厂开工节奏和市场需求的匹配情况。


[p=30, null, left]  综合来看,2025年国内大豆期价与美豆期价的联动性减弱,内外盘阶段性走势独立。2025年上半年,随着特朗普政府上台,关税政策的调整预期不断增强,进口大豆贸易结构转变令内外盘豆类期价的联动性随之减弱,港口大豆库存高位去化。国产大豆阶段性供应压力增加,大豆价格延续2024年年末下行趋势。2025年下半年,豆类期价将围绕需求展开波动,全年大豆和豆粕期价维持趋势下行判断。2025年一季度重点关注进口大豆采购和到港节奏。在国内临储增加库存储备的背景下,国内油厂开工节奏继续影响豆粕库存累积速度,基差缺乏大幅拉升基础。2025年春节前的备货行情早于往年,需求提振下或有小幅反弹行情,但是在特朗普上台后的关键时间窗口,市场交易风格将相对谨慎,内外盘走势可能出现分化。(期货日报)


[p=30, null, left](转自:饲料行业信息网)




Rank: 9Rank: 9Rank: 9

8#
发表于 2024-12-27 10:06 |只看该作者
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国内价格下跌,进口依赖超80%
[color=rgba(0, 0, 0, 0.85)]



农小蜂数智云


关注





2024-12-24 17:23
云南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毕梅丽 唯恒农小蜂

本文约2700字,含5图表,阅读时间较长,建议收藏阅读。

内容节选自《农小蜂:2024年中国大豆产业数据分析报告》,报告全文约13000+字,含30图表。



核心观点


1. 从国内生产形势来看,大豆是中国种植面积和产量最高的豆类作物。2023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达1.57亿亩、产量达2084万吨——是1958年以来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年份。除青海及港、澳、台地区未统计外,全国各地均有大豆种植生产。其中,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均超过40%。从种子亩投入来看,2024年大豆种子亩投入达到48元/亩,在同年主要10个大宗粮棉油作物种子亩投入中排列第8位。


2. 从国际地位来看,中国大豆生产规模常年与“巴西、美国、阿根廷、印度”一起位列全球前5位,目前面积位列全球第5位、产量位列全球第4位。从市场主体来看,我国共有9.06万家(90610家)正常经营状态的大豆种植相关企业,其中,黑龙江、安徽、河北分布有10000家以上,小微企业占比高达96.35%;共有约1.86万家(18579家)大豆加工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安徽、河北,小微企业占比超过93%。


3. 从国内消费市场来看,2023年,我国大豆新增供给量达12558万吨(约1.26亿吨),包括进口大豆10474万吨,进口依存度高达83.41%;大豆消费总量为11694万吨(约1.17亿吨),其中,压榨消费占比达83.38%,食用消费占比达13.12%,种用消费占比约0.76%。

从价格走势来看,一方面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高,另一方面,受国内大豆扩种、丰产,下游消费需求疲弱等因素的叠加影响,2022年1月~至今,国产大豆价格整体呈波动下跌趋势,最高价为2022年9月的6.52元/公斤,最低价为2024年10月的4.38元/公斤,但下跌后的国产大豆价格仍常年高于国际大豆进口价格——平均每个月的差距在0.54~2.02元/公斤之间不等。

近年来,我国大豆国际贸易常年呈现净进口格局,贸易逆差态势明显,主要表现为从巴西、美国、阿根廷等国家/地区进口转基因黄大豆,向韩国、日本等国家/地区出口非转基因黄大豆。


前言


大豆起源于中国,原产于云贵高原一带,已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目前大豆是我国种植面积最高的豆类作物,国家推出稳定大豆生产一揽子支持政策后,大豆种植面积已达到1.57亿亩。从大豆种植区域来看,国内大豆种植主要分为: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


本文基于农小蜂在运营过程中积累的中国大豆种植面积、产量、产区分布、市场行情、进出口等数据,从大豆生产规模及趋势、生产区域分布、大豆市场消费情况、价格走势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从事大豆全产业链科研、育种、种植、加工、仓储、包装、运输、销售等活动的主体及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参考。


1.国内生产形势分析

1.1.生产地位

大豆是中国种植面积和产量最高的豆类作物。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豆类种植面积为17991.2万亩(约合1.8亿亩)、产量为2384.1万吨,其中,大豆种植面积为15710.7万亩(约合1.57亿亩)、产量为2084万吨——在全国豆类种植面积与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分别高达87.32%、87.41%。


图表1:中国豆类产品结构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abeedata.com)


1.2.生产趋势

2023年,中国大豆种植面积达15710.7万亩(约合1.57亿亩)、产量达2084万吨——是1958年(大豆种植)以来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年份。


图表2:中国大豆种植面积与产量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abeedata.com)


1.3.生产分布

大豆原产于中国,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也广泛栽培于全球各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除青海、西藏及港、澳、台地区未统计外,全国各地均有大豆种植生产。其中,黑龙江大豆生产规模常年居全国首位,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均超过40%。


图表3:2023年中国大豆“种植面积”与“产量”在各省分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abeedata.com)


2.国内消费结构分析


我国是全球消费大豆的主要国家之一,每年消费量超过1亿吨。我国大豆消费结构上主要分为压榨消费、食用消费、种用消费、损耗及其他消费,其中大豆最主要的消费去向和消耗途径是压榨消费。2023年,我国全年大豆新增供给量达12558万吨(约1.26亿吨),包括进口大豆10474万吨,国产大豆2084万吨,进口依存度高达83.41%。


图表4:2022~2023年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 制图:农小蜂 abeedata.com)


3.国际贸易分析

3.1.贸易规模

目前我国大豆的进口依存度很高,大豆进口量接近是国产的5倍,而且我国大豆进口/消费比值近年来一直保持80%以上,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大豆相关产品进口量为9861.11万吨,较出口量(7.29万吨)高出9853.82万吨;


进口金额为592.08亿美元,在2023年全国农产品进口金额(2359.18亿美元)中所占的比重约25.1%(1/4以上);出口金额为0.86亿美元,在2023年全国农产品出口金额(1001.45亿美元)中所占的比重约0.09%;贸易逆差达591.22亿美元。


3.2.贸易商品

2023年,中国大豆主要进口商品为“转基因黄大豆”、“非转基因黄大豆”、“种用大豆”3类,进口规模最大的商品为“转基因黄大豆”——2023年进口量达9690.89万吨,进口金额达582.47亿美元,在2023全年中国大豆相关商品进口量及进口金额中所占比重分别为98.27%、98.38%;


主要出口商品为“非转基因黄大豆”、“黑大豆,种用除外”、“大豆粉”、“青大豆,种用除外”、“种用大豆”、“其他大豆,种用除外”6类,出口规模最大的商品为“非转基因黄大豆”——2023年出口量为6.58万吨,出口金额为0.75亿美元,在2023全年中国大豆相关商品出口量及出口金额中所占比重分别为90.26%、87.39%。


图表5:2023年中国大豆相关商品进、出口规模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制图:农小蜂 abeedata.com)


3.3.贸易伙伴

3.3.1.主要进口来源地:巴西、美国、阿根廷

2023年,中国大豆相关商品主要进口自“阿根廷、埃塞俄比亚、巴西、贝宁、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加拿大、美国、南非、坦桑尼亚、乌克兰、乌拉圭、智利”13个国家/地区,最大进口来源地为大豆收获面积、产量均位列全球第1位的“巴西”,具体进口量达6993.01万吨,进口金额达409.42亿美元——在2023全年中国大豆相关商品进口量(9861.11万吨)和进口金额(592.08亿美元)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70.92%、69.15%,平均进口单价约585.48美元/吨,进口商品中除41千克“种用大豆”外,全为“转基因黄大豆”。


3.3.2.主要出口销往地:韩国、日本

2023年,中国大豆相关商品出口外销市场涉及“韩国、日本、坦桑尼亚、厄立特里亚、阿根廷”等42个国家/地区,最大外销市场为“韩国”,具体出口量达51638.15吨(约合5.16万吨),出口金额达4188.8万美元(约合0.42亿美元)——在2023全年中国大豆相关产品出口量(85875.16吨)及出口金额(7294.44万美元)中所占比重分别为60.13%、57.42%,出口商品由40403.97吨“非转基因黄大豆”、1484吨“大豆粉”和4千克“其他大豆,种用除外”构成。


原标题:《2024年中国大豆产业分析简报》


Rank: 9Rank: 9Rank: 9

9#
发表于 2024-12-27 10:07 |只看该作者
2024年中国大豆产业分析简报[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3)]原创 [color=var(--weui-FG-2)]毕梅丽 [color=var(--weui-LINK)][url=]唯恒农小蜂[/url] [color=var(--weui-FG-2)]2024年12月12日 18:11 [color=var(--weui-FG-2)]
云南

[color=rgba(0, 0, 0, 0.9)][p=34, null, left]本文约2700字,含5图表,阅读时间较长,建议收藏阅读。


[p=34, null, left]内容节选自《农小蜂:2024年中国大豆产业数据分析报告》,报告全文约13000+字,含30图表。


[p=34, null, left]如需获取报告,欢迎点击《[color=var(--weui-LINK)]农小蜂:2024年中国大豆产业数据分析报告》。


[color=var(--weui-LINK)]


[size=1em]核心观点
[p=34, null, left]1. 从国内生产形势来看,大豆是中国种植面积和产量最高的豆类作物。2023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达1.57亿亩、产量达2084万吨——是1958年以来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年份。除青海及港、澳、台地区未统计外,全国各地均有大豆种植生产。其中,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均超过40%。从种子亩投入来看,2024年大豆种子亩投入达到48元/亩,在同年主要10个大宗粮棉油作物种子亩投入中排列第8位。


[p=34, null, left]2. 从国际地位来看,中国大豆生产规模常年与“巴西、美国、阿根廷、印度”一起位列全球前5位,目前面积位列全球第5位、产量位列全球第4位。从市场主体来看,我国共有9.06万家(90610家)正常经营状态的大豆种植相关企业,其中,黑龙江、安徽、河北分布有10000家以上,小微企业占比高达96.35%;共有约1.86万家(18579家)大豆加工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安徽、河北,小微企业占比超过93%。


[p=34, null, left]3. 从国内消费市场来看,2023年,我国大豆新增供给量达12558万吨(约1.26亿吨),包括进口大豆10474万吨,进口依存度高达83.41%;大豆消费总量为11694万吨(约1.17亿吨),其中,压榨消费占比达83.38%,食用消费占比达13.12%,种用消费占比约0.76%。从价格走势来看,一方面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高,另一方面,受国内大豆扩种、丰产,下游消费需求疲弱等因素的叠加影响,2022年1月~至今,国产大豆价格整体呈波动下跌趋势,最高价为2022年9月的6.52元/公斤,最低价为2024年10月的4.38元/公斤,但下跌后的国产大豆价格仍常年高于国际大豆进口价格——平均每个月的差距在0.54~2.02元/公斤之间不等。近年来,我国大豆国际贸易常年呈现净进口格局,贸易逆差态势明显,主要表现为从巴西、美国、阿根廷等国家/地区进口转基因黄大豆,向韩国、日本等国家/地区出口非转基因黄大豆。


[size=1em]前言
[p=34, null, left]大豆起源于中国,原产于云贵高原一带,已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目前大豆是我国种植面积最高的豆类作物,国家推出稳定大豆生产一揽子支持政策后,大豆种植面积已达到1.57亿亩。从大豆种植区域来看,国内大豆种植主要分为: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


[p=34, null, left]本文基于农小蜂在运营过程中积累的中国大豆种植面积、产量、产区分布、市场行情、进出口等数据,从大豆生产规模及趋势、生产区域分布、大豆市场消费情况、价格走势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从事大豆全产业链科研、育种、种植、加工、仓储、包装、运输、销售等活动的主体及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参考。


[size=1em]1.国内生产形势分析
[p=34, null, left]1.1.生产地位


[p=34, null, left]大豆是中国种植面积和产量最高的豆类作物。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豆类种植面积为17991.2万亩(约合1.8亿亩)、产量为2384.1万吨,其中,大豆种植面积为15710.7万亩(约合1.57亿亩)、产量为2084万吨——在全国豆类种植面积与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分别高达87.32%、87.41%。


[p=34, null, center]图表1:中国豆类产品结构

[p=34, null, center](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abeedata.com)


[p=34, null, left]1.2.生产趋势


[p=34, null, left]2023年,中国大豆种植面积达15710.7万亩(约合1.57亿亩)、产量达2084万吨——是1958年(大豆种植)以来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年份。


[p=34, null, center]图表2:中国大豆种植面积与产量变化趋势

[p=34, null, center](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abeedata.com)


[p=34, null, left]1.3.生产分布


[p=34, null, left]大豆原产于中国,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也广泛栽培于全球各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除青海、西藏及港、澳、台地区未统计外,全国各地均有大豆种植生产。其中,黑龙江大豆生产规模常年居全国首位,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均超过40%。


[p=34, null, center]图表3:2023年中国大豆“种植面积”与“产量”在各省分布

[p=34, null, center](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abeedata.com)


[size=1em]2.国内消费结构分析
[p=34, null, left]我国是全球消费大豆的主要国家之一,每年消费量超过1亿吨。我国大豆消费结构上主要分为压榨消费、食用消费、种用消费、损耗及其他消费,其中大豆最主要的消费去向和消耗途径是压榨消费。2023年,我国全年大豆新增供给量达12558万吨(约1.26亿吨),包括进口大豆10474万吨,国产大豆2084万吨,进口依存度高达83.41%。


[p=34, null, center]图表4:2022~2023年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p=34, null, center](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  制图:农小蜂 abeedata.com)


[size=1em]3.国际贸易分析
[p=34, null, left]3.1.贸易规模


[p=34, null, left]目前我国大豆的进口依存度很高,大豆进口量接近是国产的5倍,而且我国大豆进口/消费比值近年来一直保持80%以上,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大豆相关产品进口量为9861.11万吨,较出口量(7.29万吨)高出9853.82万吨;


[p=34, null, left]进口金额为592.08亿美元,在2023年全国农产品进口金额(2359.18亿美元)中所占的比重约25.1%(1/4以上);出口金额为0.86亿美元,在2023年全国农产品出口金额(1001.45亿美元)中所占的比重约0.09%;贸易逆差达591.22亿美元。


[p=34, null, left]3.2.贸易商品


[p=34, null, left]2023年,中国大豆主要进口商品为“转基因黄大豆”、“非转基因黄大豆”、“种用大豆”3类,进口规模最大的商品为“转基因黄大豆”——2023年进口量达9690.89万吨,进口金额达582.47亿美元,在2023全年中国大豆相关商品进口量及进口金额中所占比重分别为98.27%、98.38%;


[p=34, null, left]主要出口商品为“非转基因黄大豆”、“黑大豆,种用除外”、“大豆粉”、“青大豆,种用除外”、“种用大豆”、“其他大豆,种用除外”6类,出口规模最大的商品为“非转基因黄大豆”——2023年出口量为6.58万吨,出口金额为0.75亿美元,在2023全年中国大豆相关商品出口量及出口金额中所占比重分别为90.26%、87.39%。


[p=34, null, center]图表5:2023年中国大豆相关商品进、出口规模对比

[p=34, null, center](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制图:农小蜂 abeedata.com)


[p=34, null, left]3.3.贸易伙伴


[p=34, null, left]3.3.1.主要进口来源地:巴西、美国、阿根廷


[p=34, null, left]2023年,中国大豆相关商品主要进口自“阿根廷、埃塞俄比亚、巴西、贝宁、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加拿大、美国、南非、坦桑尼亚、乌克兰、乌拉圭、智利”13个国家/地区,最大进口来源地为大豆收获面积、产量均位列全球第1位的“巴西”,具体进口量达6993.01万吨,进口金额达409.42亿美元——在2023全年中国大豆相关商品进口量(9861.11万吨)和进口金额(592.08亿美元)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70.92%、69.15%,平均进口单价约585.48美元/吨,进口商品中除41千克“种用大豆”外,全为“转基因黄大豆”。


[p=34, null, left]3.3.2.主要出口销往地:韩国、日本


[p=34, null, left]2023年,中国大豆相关商品出口外销市场涉及“韩国、日本、坦桑尼亚、厄立特里亚、阿根廷”等42个国家/地区,最大外销市场为“韩国”,具体出口量达51638.15吨(约合5.16万吨),出口金额达4188.8万美元(约合0.42亿美元)——在2023全年中国大豆相关产品出口量(85875.16吨)及出口金额(7294.44万美元)中所占比重分别为60.13%、57.42%,出口商品由40403.97吨“非转基因黄大豆”、1484吨“大豆粉”和4千克“其他大豆,种用除外”构成。


Rank: 9Rank: 9Rank: 9

10#
发表于 2024-12-27 10:08 |只看该作者
全球大豆产业前十的国家,你知道哪些?
好奇心榜单2024-09-09 11:14贵州




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全球大豆产业前十大国家中,巴西和美国产量领先,中国是重要消费国,印度、阿根廷等国也有显著产量。这些国家的产量和贸易影响全球大豆市场供需平衡和价格走势。随着需求增加,各国将探索创新提升竞争力,促进产业稳定发展。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有用




[p=30, null, left]在全球农业领域,大豆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大豆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更是油脂、饲料等产业的关键原料。以下是全球大豆产业前十的国家:




[p=30, null, left]一、巴西
巴西是毫无争议的大豆产业巨头,常年占据全球大豆产量的头把交椅。其广袤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大豆种植提供了优良环境。2023 年,巴西的大豆产量达到了 1.25 亿吨。巴西的大豆种植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南部地区,这里有着大片肥沃的土地。该国的大豆以产量高、品质优而闻名,大量出口到中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是全球大豆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之一。


[p=30, null, left]二、美国
美国的大豆产业也极为发达,是全球大豆产量的亚军。2023 年美国的大豆产量为 1.23 亿吨。美国的大豆种植分布广泛,其中中西部的伊利诺伊州、爱荷华州等都是重要的种植区域。美国在大豆种植技术、品种研发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生产的大豆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美国的大豆主要出口到中国、日本、墨西哥等国家,在全球大豆贸易中占据重要份额。


[p=30, null, left]三、阿根廷
阿根廷是南美洲的农业大国,在大豆产业方面表现突出。2023 年阿根廷的大豆产量约为 3778 万吨。阿根廷的大豆种植主要集中在潘帕斯草原地区,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该国的大豆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生产的大豆主要用于出口,豆粕和豆油是主要的出口产品,远销欧洲、亚洲等地。




[p=30, null, left]四、中国
中国是全球大豆的重要生产国和消费国。2023 年中国的大豆产量为 1419 万吨。中国的大豆种植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如黑龙江、吉林等省份。然而,由于国内市场对大豆的需求巨大,中国每年仍需要大量进口大豆来满足油脂加工、饲料生产等需求。中国在大豆的科研、种植技术推广等方面也在不断努力,以提高国内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p=30, null, left]五、印度
印度是世界人口大国,对粮食和油料作物的需求庞大。2023 年印度的大豆产量约为 1378 万吨。印度的大豆种植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南部地区。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印度对大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未来其在大豆产业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p=30, null, left]六、巴拉圭
巴拉圭是南美洲的一个内陆国家,农业是其经济支柱之一。2023 年巴拉圭的大豆产量约为 1104 万吨。巴拉圭的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在逐步提升。该国的大豆主要出口到周边国家以及欧洲等地,在国际大豆市场上也有一定的份额。




[p=30, null, left]七、加拿大
加拿大拥有广阔的耕地资源,大豆产业也有一定的规模。2023 年加拿大的大豆产量约为 726 万吨。加拿大的大豆主要种植在南部地区,其生产的大豆品质优良,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欢迎。加拿大的大豆出口主要面向亚洲和欧洲市场。


[p=30, null, left]八、乌克兰
乌克兰拥有肥沃的黑土地,是欧洲重要的农业国家。2023 年乌克兰的大豆产量约为 446 万吨。乌克兰的大豆种植近年来发展迅速,产量不断增加。该国的大豆主要出口到欧洲国家以及中东地区。


[p=30, null, left]九、俄罗斯
俄罗斯地域辽阔,农业资源丰富。2023 年俄罗斯的大豆产量约为 402 万吨。俄罗斯的大豆主要种植在远东地区,随着农业开发的推进,其大豆产量有望继续增长。俄罗斯的大豆主要用于国内消费和出口到周边国家。




[p=30, null, left]十、玻利维亚
玻利维亚虽然在全球大豆产量中的占比相对较小,但也是重要的大豆生产国之一。2023 年玻利维亚的大豆产量约为 294 万吨。该国的大豆主要产自圣克鲁斯地区,主要用于国内压榨,出口较少。




[p=30, null, left]这十个国家在全球大豆产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们的产量和贸易情况对全球大豆市场的供需平衡和价格走势有着关键影响。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大豆的需求将持续增加,这些国家也将在大豆产业的发展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同时,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也将在大豆产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全球大豆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全盛隆workbbs

GMT+8, 2025-4-30 04:51 , Processed in 0.040047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